“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2-10-12
 聚享游聚享游从推广之初到现在不仅受到了政府补贴以及免征购置税等各项福利,同时还能免费上绿牌,尤其是对于限牌城市来说无疑非常友好,这也成为不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原因。  不过根据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内容显示,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上海消费者购买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换言之,从明年开始,凡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的消费者将不再享受绿牌政

  聚享游聚享游从推广之初到现在不仅受到了政府补贴以及免征购置税等各项福利,同时还能免费上绿牌,尤其是对于限牌城市来说无疑非常友好,这也成为不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原因。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1)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2)

  不过根据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内容显示,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上海消费者购买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换言之,从明年开始,凡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的消费者将不再享受绿牌政策,需要和燃油车一样拍牌,同样的也无法再享有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福利政策。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3)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一直以来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都位居全国城市排行第一。可为何在销量如此高、如此受欢迎的上海限牌城市还要取消“绿牌”政策?难不成插混和增程式真就是“伪”新能源汽车?

  其实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录当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但事实上,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才算是广泛意义上的新能源,插混和增程更多算是“过渡类”的新能源车。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4)

  不管是插混还是增程,他们并非只用电,而是油电共用;在结构上面既有内燃机又有纯电动装置,和纯电车相比,多了一台发动机,发动机的作用往往是给电池充电,并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工作,除非当车辆电量耗尽的情况下,才会转化到传统燃油发动机。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5)

  相比之下,虽然“过渡类”新能源车没有续航里程的担忧,也没有明显的充电焦虑,再加上因为能够同样享受绿牌,同样能够享受政策福利,让越来越多没有充电条件和习惯的车主“投机取巧”,选择购买插混车型方便上牌使用,但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压根就不充电,直接当油车用,显然已经违背了国家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意义以及节能减排的目标。

  除了这些,其实“过渡类”新能源汽车也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在用油的情况下往往用电续航远不如用油续航多,尤其是增程车型,在高速上的油耗表现甚至比普通燃油车更高,用车成本甚至和燃油车没差,这也是为什么会给插混和增程贴上“伪电动”的标签的主要原因。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6)

  而上海一直将这插混和增程两种车型与纯电动归于同一类“新能源”,既可以享受与纯电动汽车一样的福利政策,同样也可以得到免费牌照额度。毕竟如今上海的燃油车牌照竞拍价格高达十万元以上,不仅价格贵而且还需要排队摇号。正因为如此,上海一直也是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汽车的重要市场之一,毫不夸张的数据,全国的插混车型几乎有三分之一都卖到了上海。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7)

  而此次上海出台该政策,执行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全国插混、增程式汽车的销量有所影响。且上海作为插混和增程车的重点市场,率先取消插混和增程车绿牌资格,一来作为表率,遏制所谓的“伪”新能源车钻新能源政策的空子,确保新能源市场的稳定发展;二来为车企和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新能源意识”;当然还有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控制新车数量的增长,确保城市交通状况。

  不光是上海,北京早已开始对实施新能源绿牌实行排号政策,而广州也开始严控绿牌发放,大趋势显而易见。而如今上海的这一举措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这也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城市将会加入对插混、增程汽车的绿牌严控放发的队列中来。

“伪电动”的冬天来聚享游临插混和增程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图8)

  其实也未必。虽说上海带头进行一定“限制”,对于销量会有所影响,但不可否认,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插混和增程式汽车依然能够满足当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绝大多数需求,虽然是“过渡类”新能源车,但现阶段的实用性依然不可否认。

  只是伴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以及各国禁售燃油表推进的时代背景,插混、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不再享有免费牌照的政策是迟早的事。从长远来看,毫无疑问纯电动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但从短期来看,插混、增程式汽车短期内依旧有重要价值,且不可替代。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