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退役潮”将至 动力电池回收步入发展快车道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12-07
 聚享游聚享游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接踵而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废旧电池退役量超过58万吨;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2028年后,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260万吨。  庞大的动力电池退役量推动了回收市场的日渐火热。受访专家表示,目前回收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大型正规回收企业尚未形成主导地位。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

  聚享游聚享游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接踵而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废旧电池退役量超过58万吨;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2028年后,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260万吨。

  庞大的动力电池退役量推动了回收市场的日渐火热。受访专家表示,目前回收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大型正规回收企业尚未形成主导地位。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和标准,提高回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根据相关规定,电池容量在80%以下的退役电池降级用于备电、两轮车等场景;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电池则进行再生利用,破碎提炼出锂、钴、镍等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循环利用。

  锂、钴、镍是制造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我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镍、钴资源则相对匮乏。由此,除了加大开采力度,动力电池回收便成为一条新的供应渠道。

  伴随需求的提升,作为锂电池的生产方,动力电池厂商通过各种方式入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主要电池厂商均有相关布局。此外,车企、第三方企业等多方力量也纷纷加码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不过,专家强调,回收市场格局目前较为分散,以小作坊和个体回收商为主导,大型正规回收企业尚未形成主导地位。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回收市场上接近90%的汽车废旧电池流入小作坊,小作坊把可以再利用的做成梯次产品销售获利,不能进行再利用的则被回收到正规企业进行粉碎处理。正规的回收企业只收到10%左右的废旧电池,可以做成梯次产品的不多,但是经过粉碎处理的金属材料一般会被作为下游大企业的资源来源补充,成为这些正规的回收企业获利的重要来源。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中的小型企业和个体户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型企业正在走进市场,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未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能会呈现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格局。这些大型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也将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智能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退役高峰的临近,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加快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尤为迫切,相关部门积极表态、加紧布局。

  日前,商务部就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法规标准问题作出积极表态:一是健全法规制度。指导督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落实《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二是提升处置能力。将继续指导各地培育更多具备新能源汽车拆解能力的企业,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三是加强标准宣贯。近期制定出台的《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将于2024年6月生效实施。商务部将加强标准宣贯,推动标准落实。

  地方布局也在提速。11月初,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通告,提出鼓励电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对纳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的企业示范项目,按照经核定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助。福建省工信厅日前也发文提出,对纳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名单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对于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健康发展,朱克力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和标准,提高回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力电池回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体而言,未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和渠道,包括建立回收站点、开展上门回收服务等,提高回收的便捷性和效率。此外,降低回收成本也是关键之一,可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经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的盈利能力。”

  “针对技术门槛高的问题,可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提高动力电池回收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也必不可少。”朱克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