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山东举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22
 3月3日,山东举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请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刘学军、山东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处长缪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敬国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我们邀请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先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刘学军先生,山东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处长缪童先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敬国先生,介绍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

  3月3日,山东举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请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刘学军、山东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处长缪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敬国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我们邀请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先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刘学军先生,山东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处长缪童先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孙敬国先生,介绍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能源行业围绕“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核心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四梁八柱”,打造“创新高地”,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发利用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541万千瓦,是“十二五”末的4.1倍,占全省电力总装机比重提高到29.2%,比2015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27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65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9%、12.4%,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633亿千瓦时,是“十二五”末的3倍。2021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849万千瓦,同比增长28.8%;发电量912亿千瓦时,增幅高达44.6%。

  二是重点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围绕服务海洋强省建设,规划布局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实现风电发展由陆域向海洋跨越。去年,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当年投运,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打造济宁、泰安新泰10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开辟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新路径。建成全国首个利用退运电池建设的储能电站山东口镇综能储能电站,投运“风光+储能”项目30个,为全国探索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一体化发展提供“山东方案”。

  三是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生产、服务民生等多元化应用,蹚出一条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到2020年底,全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集中供暖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以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50万吨。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76.9万千瓦,惠及32.6万个贫困户。

  四是电网消纳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强化外电可再生能源输送能力建设,建成三交两直特高压工程,接受外电能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4座,新建输电线万公里。实施县域配电网改造升级,健全完善县域配电网网架结构,全力提升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十三五”期间,全省新能源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7.8%以上。

  五是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稳步推进山东电力市场建设,探索创新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机制,力促有效价格信号引导火电机组灵活调整。“十三五”至今,市场机制累计为可再生能源置换发电空间311亿千瓦时。强化风电开发、光伏并网运营、清洁能源消纳等专项监管,搭建可再生能源项目实施、并网接入、电费补贴等助企纾困“直通车”,全力营造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良好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相对较低。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为7.4%,较全国平均水平低约8个百分点。二是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亟待提升。缺少常规水电、燃机、电化学储能等资源,调峰能力不足,手段相对单一。三是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多重制约。土地、海域、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建设成本高、城乡配电网相对薄弱等制约因素较多。四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不强。缺乏行业头部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十四五”时期是全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攻坚期”、“窗口期”。近期,《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印发,锚定“双碳”战略目标,按照“四增两减”“一提升”总体思路,制定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计划,聚力打造四大基地、实施四大行动、强化四大支撑,坚定不移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规划》主要特点:一是充分体现“清洁低碳”要求。突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等重点领域,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二是坚持立足“能源转型”主题。注重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找出路,在夯实基础上做文章,形成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任务,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绿色能源支撑。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山东省提出“十四五”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计划,请问具体包含哪些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

  我省产业结构偏重,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0个百分点,压减化石能源消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习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郑重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为我们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我省把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一是消费总量目标。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600万吨标准煤,较2020年基本翻一番。

  二是装机容量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较2020年基本翻一番。

  三是电量目标。2025年,省内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1200亿千瓦时左右,省外来电中可再生能源电量达到450亿千瓦时以上,可再生能源电量较2020年基本翻一番。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引领和带动全省可再生能源差异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四大基地。着力打造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和外电入鲁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充分发挥省内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在条件优越地区布局大型基地项目,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同时,鼓励省内能源企业“走出去”,依托“外电入鲁”送电通道,在省外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送电基地。通过可再生能源连片式规模开发,形成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是实施四大行动。深入开展“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行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行动和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行动。创新可再生能源开发新模式,着力推进乡村绿色能源发展和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实施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多种载体融合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强化四大支撑。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提升消纳能力支撑、做强装备产业支撑、完善体制机制支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补强短板,破解制约,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特色优势明显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夯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进入快车道,请问山东省在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布局和具体措施?

  山东是海洋大省,也是工业强省,海岸线长、海域广阔,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建设海上风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海上风电作为推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协同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海上风电建设驶入“快车道”。

  一是综合施策,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编制《山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2030年)》,聚焦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加快启动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探索海上风电项目与其他开发利用方式分层立体开发,发挥海域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二是多措并举,推动装备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快海上风电装备产业融合聚集发展,提升产业效益和装备供应能力,支撑海上风电平价条件下规模化发展。在临近海上风场、港口条件良好的区域,布局引进整机、叶片、塔筒等大型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等基地,加快形成聚集辐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思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紧盯国内重点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落地一批“龙头型”企业、“补链式”项目,加快形成紧密配套、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省重点布局了四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请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省坚持海陆统筹、内外并重,通过可再生能源连片式规模化开发,重点布局了四大清洁能源基地,为全省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聚焦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做好项目海上测风、勘察设计等基础工作,谋划海上风电总体开发布局,重点推进一批百万千瓦级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加快办理用海、环评、电网接入等手续,全面推进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国管海域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通过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海上风电发展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是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依托滨州、东营、潍坊沿海区域的盐碱滩涂地,统筹用地用海、电网接入消纳等条件,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现代农业、养殖业等相融合,带动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将该地区打造成为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的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

  三是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结合我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以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区采煤沉陷区为重点,通过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打造集光伏电站建设、光伏新型技术示范、特色种养殖、生态治理修复为一体的综合新能源发展基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四是外电入鲁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陇电入鲁”新通道和千万千瓦级可再生电源基地建设;统筹布局鲁固直流通道“风光火储”一体化千万千瓦级电源基地,加快昭沂直流通道新能源项目建设,优化银东直流通道电源结构,最大限度提高可再生能源送入电量。鼓励省内能源企业积极“走出去”,主导或参与外电通道送端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提高送电保障能力。

  我省有70个县纳入了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程,省里打算怎样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开发?

  去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情况,拉开了我省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的序幕。按照国家工作部署,我省有70个县(市、区)入选国家试点,开发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涉及市场主体多、实施环节复杂、工作标准不统一。为高效推动我省开发试点工作,我们印发《山东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主要从以下方面推动工作开展:

  一是搞好规划编制。全面摸清党政机关建筑、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以及农村居民屋顶等不同场景下分布式光伏的开发现状和发展空间,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开发时序和主要任务,统筹衔接电网接入和电力消纳,科学编制整县开发规划方案。

  二是打造试点样板。在开发建设、并网消纳、运行维护等方面创新样板建设,打造不同场景下的建设示范。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总结典型经验,推介成熟样板项目和先进典型做法。

  三是统筹建设进度。督促试点县统筹安排不同场景下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清单和落实措施。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建设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督促电网企业开辟整县规模化开发项目接网工程“绿色通道”,加强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优先在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展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推动就近就地消纳。

  通过以上工作,打造不同场景下的开发样板,形成一套成熟稳定的开发运营商业模式。到“十四五”末,全省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50%以上的试点县达到国家规定的试点标准。

  实现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我省在强化监管服务行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贯彻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国家能源局在我省派出监管机构,近年来,在国家能源局党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能源监管办坚持目标导向和市场化方向,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能源监管和服务工作,为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促新能源消纳。会同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有序推动山东电力市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效衔接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不断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十三五”至今,我省通过调峰辅助服务等市场机制累计为可再生能源置换发电空间311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优化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机制,扩大交易规模,突出可再生能源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交易结果等方面的优先地位,通过有效的价格信号引导火电机组灵活调整,调动储能、用户侧等各类资源提供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空间,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二是开展专项监管,保障规划政策有效实施。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风电开发建设、光伏发电并网运营、清洁能源消纳等专项监管,监督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政策落地、配套电网同步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并网接入、市场交易等依法依规开展。与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建立了监管反馈机制,实现了监管成果运用与行业规划政策制定的有效融合。“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围绕优化能源结构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持续加强电网公平开放和电力交易秩序监管,确保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发展。

  聚享游

  三是畅通咨询投诉渠道,打造能源服务热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可再生能源接网、上网电费及补贴结算等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共回复群众咨询4086件,处理投诉举报95件。指导电网企业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全流程管理实施细则,做好可接入容量、业务流程、建设时序等重要信息的公开,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并网手续,压缩办理时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并网服务。“十四五”期间,将立足监管职责,进一步做好电力稽查工作,监督可再生能源各项政策措施在我省的落地实施,维护可再生能源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

  四是强化分析研判,做好安全监管。在省安委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出台《山东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电力安全监管职责,构建责任清晰的监管体系,做好分级分类监管,为能源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我省分布式光伏高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超前研判,主动作为,会同省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下一步,将重点督促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实国家、行业标准,强化安全运行条件,规范涉网技术参数,防范和化解光伏无序脱网、配网电压异常等电力安全事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提升许可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对分布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小水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向社会公开发布电力许可零跑腿、零超时、零差错“三零”服务承诺,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许可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监管,提升许可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

  “十四五”期间,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电力消纳面临一定压力,在拓展可再生能源电网接入和消纳能力方面有什么重点措施?

  国网山东电力将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双碳”目标落地,全面落实山东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聚焦聚力“源网荷储”协同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推进,拓展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和消纳能力,积极服务推进清洁能源科学有序安全发展。

  一、坚持电网规划协调发展,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能力。聚焦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光能源基地发展,优化电网规划方案,以烟台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为关键,与山东省能源局共同推动尽早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构建东部清洁能源向全省配置的4回“东电西送”特高压通道。聚焦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落实山东省电力发展规划,完善北部500千伏电网架构,加快建设潍坊、滨州、东营区域500千伏新能源汇集工程,形成北部可再生能源基地“北电南送”的4站8回500千伏输电通道。聚焦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和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试点示范、逐步推进”原则,坚持科学统筹规划、优先就地就近并网消纳,持续完善各级电网结构,建设智慧化配电网,推进“源网荷储”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聚享游

  二、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源网荷储“平衡调节”能力。统筹“源网荷储”协同一体发展,积极助推“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源侧”,注重煤电的基础支撑兜底保障,配合推进煤电机组清洁化灵活性改造,挖掘现役机组、自备机组调峰调节能力。“电网侧”,提高“五交三直”特高压通道“外电入鲁”效能,今年开工建设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负荷侧”,扩大用电需求侧响应规模,聚合工业、制冷制暖、电动汽车、自备电厂等电力负荷,依托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实现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储能侧”,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积极服务新型储能规模化、多元化、市场化建设应用,确保第二批储能示范项目尽早并网投运,优化并网接入和系统调用,促进各市场主体共同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进沂蒙、文登、临朐、泰安二期等抽水蓄能建设,力争枣庄庄里、莱芜船厂等抽水蓄能早日开工,2025年在运抽蓄超过400万千瓦。

  三、深化应用“新能源云”平台,提升数字赋能“开放共享”能力。推广可再生能源项目智慧平台应用,完善规划布局、储能项目、技术装备等平台功能,优化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运行等全流程发展模式,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和新能源企业,构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生态圈。拓展“新能源云”服务“双碳”平台应用,落实山东省能源、电力发展规划,构建碳排放数据采集与分析、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协同发展的服务平台,助推山东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能源局办公室缪久田,联系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