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先立后破推进能源转型 多措并举保障能源安全把脉中国经济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13
 在能源领域,我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工作,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有力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在能源领域,我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工作,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有力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这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跃升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能源需求还将保持刚性上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进一步约束了化石能源的发展空间,二者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只有实现能源转型,才能在根本上实现经济高效低碳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是重要抓手,能源安全是前提约束。立足长远统筹谋划,我国的能源转型应从五方面入手,着力解决能源发展中的总量短缺、供需错配、成本高昂、后劲不足、利用粗放等问题,全方位保障能源安全。

  第一是解决能源总量短缺问题,确保供应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整准确理解我国能源的资源禀赋,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传统意义上讲,“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但按照当前开采水平,我国煤炭储采比仅37年,石油储采比仅18年,天然气储采比也仅剩43年。可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不利于能源独立的实现,还容易造成长期能源短缺之困。与化石能源不同,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双碳”目标实现等牵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和太阳能并网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且从储量上来看,当前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未来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应正确认识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既符合能源发展轨迹,又能有效减小环境压力,是缓解能源供应短缺、保障能源需求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应认识到,“先立后破”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化石能源的减退建立在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替代上,化石能源稳定性强的特征与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等不足可以形成协调互补,从而提升能源系统的韧性,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长远的能源安全。

  聚享游

  第二是解决能源供需错配问题,确保配置安全。我国传统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造成了长期以来能源供需错配的局面。从资源分布上看,我国76%的煤电资源分布在西北地区,70%的水电资源分布在中部和西南地区,风力发电和发电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而70%的电力需求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逆向分布特征十分突出。解决能源大范围配置问题依赖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建成“十六交二十直”共36条线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灵活性。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靠天吃饭”和间歇性的特点,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断供风险。因此,在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远距离输送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商业储能等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还应打破以往以省际作为划分的电网发展格局,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坚强电网平台,提升省际电网之间互联互通、余缺互济的水平。

  第三是解决能源成本高昂问题,确保价格安全。作为油气进口大国,我国对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十分敏感。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原油和在我国能源进口中占比高达66%,是主要的能源进口品种。受国际市场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影响,2022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数量虽然较去年减少了0.9%和9.9%,但进口金额分别上涨了48.1%和30.1%。可见,当能源定价权旁落,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将导致本国负担更多的能源成本。保障能源价格安全需要加快能源独立进程,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并寻求机遇市场机制的能源价格,确保成本可接受的能源供应。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入手,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双支撑模式。一方面,电力交易应从传统的统购统销模式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思维模式,逐步建立起“中长期交易为主导+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机制,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赋予购电方和发电方更多的选择权,由供需关系决定电价。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引导,通过制定价格政策调节市场和稳定市场,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进一步释放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

  聚享游

  第四是解决能源长期发展问题,确保战略安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碳中和承诺,我国的经济社会必将经过长远而深刻的变革,能源安全将是长久性议题。与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相匹配,基于化石能源的高碳型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体系也面临重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根本,在碳中和语境下,产业结构应逐步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这不仅要求对现有的落后产能进行低碳化改造,也要求发展新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带来基础设施新建需求的同时,也要求基础设施加速绿色化,尤其是以5G、充电桩、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既是赋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碳中和过程中需要节能降耗的关键领域。

  第五是解决能源粗放利用问题,确保生态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意味着在保留化石能源“压舱石”地位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的清洁化和高效化,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一方面需要煤电技术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并推动煤炭从单一的燃料属性转向“原料+燃料”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减少煤炭利用产生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则应考虑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利用CCUS(碳捕集、封存、利用)/CCS(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手段和自然碳汇功能将已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和固定起来,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