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双碳发展:绿色能源转型系列——目标、意义、问题与展望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2-08-08
 双碳目标是我国2021年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将对世界、我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双碳发展与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目的、现状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专家观点对发展前景予以展望。后续将以一系列专题文章的形式,针对绿色能源转型的不同领域,对风能、太阳能、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新型储能技术、柔性输电政策等相关技术的相关政策、技术科研、产业链、发展前景进行系列整理和分析。

  双碳目标是我国2021年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将对世界、我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双碳发展与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目的、现状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专家观点对发展前景予以展望。后续将以一系列专题文章的形式,针对绿色能源转型的不同领域,对风能、太阳能、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新型储能技术、柔性输电政策等相关技术的相关政策、技术科研、产业链、发展前景进行系列整理和分析。

  在全球高通胀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为应对能源危机,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多个曾大力倡导环保的欧洲国家近期相继宣布将重启煤电项目。欧盟在相关问题上展现出其“灵活性”,比如把一度受争议的天然气和核能调整为绿色能源。这让国际观察人士担心欧盟新能源发展计划的推进,如此“双标”能否实现其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相对于欧洲的摇摆不定,中国依旧保持双碳工作的稳步推动和落实。2022年年初《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此后陆续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性和实施性指导文件,对绿色能源转型、碳达峰工作规划了明确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巴黎协定》所提出的世界双碳减排势必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额受限,意味着工业化发展的机会将会受到限制。为何我国在欧美西方出现摇摆后,仍坚持推动双碳工作?主要原因有二:

  从推动双碳工作的合理性角度来看,双碳目标的达成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过去粗放式的工业发展建立在损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难以维持,后果单凭环保手段治理效果甚微,转嫁环境负担也绝无可能,转变为以双碳为目标的低碳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才是从源头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是走向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称,按照“老”的治污政策路径,到2060年,PM2.5年均浓度最多只会从30微克/立方米降到25微克/立方米,而通过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实现2060年降到8微克/立方米,将会为生态与民生带来巨大利好。

  从推动双碳工作的必要性角度来看,双碳目标下对能源技术发展意味着有资格获得新能源时代发展的先机。碳排放权本质是发展权,而从当前能源发展形势来看,全球能源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能源体系正在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新阶段,低碳绿色新能源将成为发展新动力,双碳工作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在双碳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技术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多极化等特征,从能源资源角度上看,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已从资源依赖型转为技术依赖型。双碳目标的推动同时也是争夺新能源产业地位的战略布局,在绿色能源技术上领先就是获取未来发展主导权的“钥匙”。

  综上所述,双碳目标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对国际社会和地球环境的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条通向未来实现永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宏大理想,在碳中和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是对世界和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郑重选择。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在工业时代尤为重要,是现代国家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双碳工作的重点和根基也在于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转型。

  当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局面,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向低碳化、智能化,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阶段。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

  我国能源革命方兴未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多轮驱动的供应体系,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具备加快能源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供应链安全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据中国能源局、相关规划文件数据表示,过去十年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可再生能源占比和装机大幅增长,目前装机规模已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2020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6.8 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6%。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 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9.1%。

  在技术层面,我国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并且多领域国际领先。水电具备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世界领先。陆上低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光伏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量产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8%和20.8%。

  在产业链层面,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其中,水电产业优势明显,我国已成为全球水电建设的中坚力量。风电产业链完整,7 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占全球产量的76%、96%、83%和76%。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新能源发展仍存在着制约和技术瓶颈,目前能源供给端技术与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而消费端和中介体系机制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在消费端,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较快,但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发展。在体系机制方面,储能技术尚在发展初期,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规模。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高效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新型电力系统亟待加快构建;保障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随着新能源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大幅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逐渐成为可预见的现实。除了技术基础外,《巴黎协定》得到广泛国际社会支持和参与,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让绿色产业、绿色能源成为投资热点。

  据能源基金会的分析报告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将远大于这个规模。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未来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其中,直接的风光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间接支持的储能技术、精准天气预测技术、柔性输电技术、可中断工业负荷技术等持续进步,可再生能源与信息、交通、建筑等领域交叉融合,为绿色投资市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绿色能源转型为行业赋能,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阶段下,将成为国内行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驱动力和应对外部大环境需求的竞争优势。新能源行业自不必说,风能、光伏、水电等相关产业链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获得多重利好。同时,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高能效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等不同领域中成为发展大趋势,在原材料、制造生产、产品流通、产品维护等多个流程上,通过实现绿色化创造出转型机遇。例如,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到2020年,中国已累积20万吨废弃的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超百万量级。到2030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回收这一细分行业预计总规模将达千亿元。

  随着绿色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潜移默化的改变,许多产业迎来经济复苏的新机遇。社会上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不仅减轻环境负担,同时带来多样化的新能源产品,有利于促进市场复苏,激活经济动力。

  绿色产品以汽车和家电为两大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2022年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6%,较2021年5月11.6%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绿色智能家电方面,此前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扶持政策,根据商务部数据,7月前重点电商平台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增长40%以上,618节期间尤为显著。

  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形势、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科研等多方面发展条件已经成熟。“从当前能源发展形势来看,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低碳转型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统一,改革创新将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根本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未来一段时期,能源改革创新必须要围绕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两个主题,着重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对接,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构筑支撑能源转型变革的先发优势和话语权。

  在实践层面,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转化率提升、电力并网、储能技术都是目前制约规模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未来关注的重点。氢能的研发利用也是国家在战略高度重视的领域。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的开发也会赋能特殊地区的开发,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趋势相结合,产生出更大的价值。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拒接美方电话?国防部最新发声!东部战区继续实战化联合演训…芯片Chiplet概念再获热捧,将是未来新方向

  突发利空,5连板牛股一字跌停,暂停溢价6倍收购亏损标的!苹果VR头显推出时间点曝光,这些概念股绩优

  “搬家式”露营、为生活干杯 ----盘点年轻人“出逃”里隐藏的投资机会

  苹果 iPhone 14 Pro 机模对比 iPhone 13 Pro:“药丸 + 打孔”屏现身

  苹果 iPhone 14 Pro 机模对比 iPhone 13 Pro:“药丸 + 打孔”屏现身

  “搬家式”露营、为生活干杯 ----盘点年轻人“出逃”里隐藏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聚享游聚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