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多领域互联互通健康、绿色、创新、数字新合作稳步推进聚享游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10-30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白皮书阐述了共建“一带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白皮书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丰硕成果,表明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国一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

  当天,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出席发布会,介绍解读白皮书有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丛亮表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光明。中国将继续与所有共建国家一道,建设更加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廉洁共建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白皮书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围绕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丛亮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根植历史、因应现实、展望未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十年来,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牌。

  贸易投资方面。与共建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倡导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基本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2013年—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2015年3月,中国多部委联合对外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建设中巴、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南半岛、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愿景。

  如今“六廊六路多国多港”设施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且运营成效良好,黄金运输通道作用日益彰显;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中泰铁路一期(曼谷-呵叻)签署线上工程合同,土建工程已开工11个标段(其中1个标段已完工)。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期待,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推动了各国民生福祉的改善。

  比如,中老铁路从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到今年9月初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成为当地民众心中的“黄金大通道”。中老铁路开行以来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也为东盟各国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新机遇。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高峰论坛期间的活动包括开幕式,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三场高级别论坛,以及关于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的六场专题论坛,同时还将举办企业家大会。论坛举办的具体时间,会适时发布消息。

  今年高峰论坛议程设置,也凸显了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合作领域。白皮书指出,共建国家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健康、绿色、创新、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比如,在卫生健康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在绿色低碳领域,中国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提出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伟目标;在科技创新领域,2017年5月,“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技园区合作等务实举措,提升共建国家的创新能力;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与诸多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数字交通走廊等。

  丛亮表示,中国发起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倡议,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当前,与20个国家签署了加强数字丝绸之路(数字经济)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系列务实合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持续深化,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有一批优质商品、技术、产品走出国门,跨境电商成为推动货物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中国企业提供的云平台服务为各国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丛亮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强与共建国家数字经济领域交流,拓展数字经济务实合作领域。依托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开展数字经济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的数字经济的议题谈判。依托现有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机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产业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数字教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发挥数字技术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年来,共建国家在铁路、公路等传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合作持续深化的同时,在5G通信网络、智慧港口、绿色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的国际合作也在稳步推进,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的应用和推广,使得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更加细化深化。在巩固互联互通领域国际合作基础上,共建“一带一路”也正在拓展健康、绿色、创新、数字等新领域的合作。未来,在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公共卫生建设及中医药发展、清洁能源及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减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将非常广阔。聚享游聚享游